盛度到盛庸的部分世系新修改稿
盛度(公元968年—公元1041年),字公量,祖籍应天府(今河南商丘),出生于余杭瓶窑镇(今浙江杭州)。北宋端拱二年(989年)中进士。曾任翰林学士、兵部郎中、参知政事、知枢密院事、枢密使(宰相)太子少傅等。尝奉使陕西,勘察疆域,参质汉、唐故地,绘《西域图》献于朝廷。卒后赠太子太保,谥文肃。
盛庸(公元1334—公元1403)江西乐平人,明朝历城侯、平燕将军。因平燕有功而封将封侯,同样也因平燕而被迫害致死,家破人亡。庸公是江西乐平市临港乡下堡村盛氏、山东淄博盛氏、济宁微山盛氏、江苏常州毗陵盛氏,毗陵龙溪盛氏,常州府靖江盛氏,常州府塘田盛氏,湖南汉寿军山盛氏、湖北洪湖盛氏、大别山鄂豫皖陕四省八邑盛氏和江苏宜宾盛氏等宗亲的共同先祖。是盛度的十七世孙。
为理清庸公上下世系湖北洪湖盛志祥等宗亲于2014年和2017年两次前往江西乐平下堡村,查阅并拍摄了庸公家谱,祭扫了庸公墓。
经过广大盛氏宗亲的不懈努力,特别是在浙江新昌盛兴江和浙江余杭盛伟祥等宗亲的全力支持下,现在终于基本理清盛度到盛庸的部分世系。
(一) 江西高安《古筠盛氏重修族谱序》记载:
丰公之子公量,奉使陕西绘西域图以献,擢筠州守,召入翰林拜拜叅政时,与汪泽民共请朝命,编集家谱,皆亦当世儒臣。公量三子:西域、献图、陕西,亦皆名重当世。西域之子纳公,生二子:曰徵,曰彝。徵公徙饶之浮梁天宝里而居焉;彝公仕宋,为国子司徒监。高宗南渡,乞骸骨归,因析黄墩之姓。彝公二子:温護、温舒,徙饶州乐平,遂家于万泉乡焉。为古田之祖。
(二)江西浮梁天宝盛氏族谱记载:
原之祖彞居歙之黄墩,为国子监司徒。与浮梁天宝皆兄弟之旌焉。彝之长子温護徙饶之乐平万全乡,生子一,曰可宗,可宗生子三:长曰剑,字必果,绍兴八年戊午科擢宏词,为御英殿阁学士,再迁户部散骑侍郎。仲曰巢,字必果,隐德不仕,在乡以明经,教授诸生,称必果先生。大陀小陀其二子也。季曰奈,字必仁,号溪隐居士,兄弟皆金玉其人。大陀子四人,幼子思恭生辛受,是原之先考也,原生于高宗绍兴戊寅,长仕国朝,为颍川团练推官,再知太常礼院。
(三)江西乐平临港下堡盛氏族谱记载:
巢奉金刚经得三子,因以乳名曰:先陀、大陀、小陀。
先陀:行宁一,字佛惠。又名昭一,字文钦。生于宋徽宗政和壬申年,仍居浮梁天宝城。
大陀:行宁二,字佛生,又名穆一,字文钊。生于宋徽宗政和壬辰年。在宋宣和间自昌江天宝迁于是。生子四:长曰思明、仲曰思聪、季曰思温、幼曰思恭。
小陀:行宁三,字佛保,又名序一,字文铨。生于宋政和乙未年,宣和七年乙巳自乐之古田迁饶州( )府前。生子一:季礼。
思聪:行德二,字远仁,又名德洪。生于宋高宗建炎丁未年二月初八日。生子一曰:祯。
祯:行希一,字率性,又名启道。生于宋高宗绍兴甲子年八月二十日寅时。生子三:槐、桂、柏。
槐:行圣一,又名晋,字叔(),生于宋高宗绍兴辛巳年九月十八日子时。生子一:景瑞。
景瑞:行( )一,又名肇祖,字开元。生于宋孝宗淳熙戊戍年五月初六午时。生子三:重一、重二,重三。
重明:行重( ),生于宋光宗绍熙甲寅年九月初十日,生子二:日聚、日新。
日新:行德二,生于宋嘉定戊寅年三月二十二日午时。生四子:恩正、恩仁、恩隆、恩义。
恩隆:行顺四,生于宋咸淳戊辰年二月初十日午时。生子三:子进、子道、子暹。(即远卿、远平、远鹏)。
远鹏:行远三,字子暹,生子三:世用、世民、郁三。
庸:历城侯,行森六,又名三仁,字世用。号小()生于元元统甲戍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戍时。娶王氏生子三:震、坎、象。又娶太平府池氏,生一子:彖。
(四)根据各地庸公后裔家谱记载,
庸公之子还有:江苏常州盛氏始祖延一、延二、延三;山东济宁盛氏始祖醇、良、善;山东淄博盛氏先祖孔吉;湖北洪湖盛氏始祖监;和江苏宜宾盛氏始祖(未知)等。
(五)湖南石门盛氏 族谱记载:
远祖度公,字公量,宋进士,以尚书屯田员外郎奉使陕西,二子从。后公与一子还朝,留一子于陕籍。数传至德公、庸公。先祖德公因弟庸公明建文时,封历城侯、平燕将军,受明成祖疑,致使德公受牵连。至宣宗,复其长子旺袭父职,授南京右卫所。仲子华,字从龙,陕西西安府咸宁县马巷口人,元明之际,因湖广九溪卫所细沙隘百户盛国祥故,调华补缺百户,世袭勿替。谱尊为一世祖。。
度公到庸公共17世:
1度——2西域——3纳——4彝——5温護——6可宗——7巢——8大陀——9思聪——10祯——11槐——12景瑞——13重明——14日新——15恩隆——16远鹏——17庸
庸公到淄博盛氏 始迁祖聪、大才、宗义三公共5世:
1庸——2孔吉——3伦——4瑞庭——5聪、大才、宗义.
(以上资料系根据浙江新昌盛兴江、浙江余杭盛伟祥、江西江西浮梁天宝盛小龙、湖北洪湖盛志祥、湖北英山盛修举、湖南石门盛忠中、山东济宁盛春亭、盛振洪、江苏宜宾盛朴等宗亲提供的资料整理综合而成。在此谨向各位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。)
庸公二十世孙 山东淄博盛建华
二零一七年三月三十日